發(fā)蒙振落的成語故事

拼音fā méng zhèn luò
基本解釋蒙:遮蓋,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搖動。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好直諫,守節(jié) 義,難惑以非。至如說丞相弘,如發(fā)蒙振落耳。”
發(fā)蒙振落的典故
西漢時,掌管封舜事務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慮個人安危,經(jīng)常向年輕的漢武帝直言進諫。有個名叫董仲舒的讀書人向武帝提出建議,將諸子百家的學說作為邪說,予以禁止,獨尊孔子及其儒家經(jīng)典,以通過文化上的統(tǒng)治,達到政治上的統(tǒng)一。這就是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后來,武帝采納這個建議,到處表示要以仁義治天下。
汲黯覺得武帝這種表示是言不由衷的。有一次,他當著許多儒生的面批評武帝說:“陛下內(nèi)心的欲望很多,嘴上卻說要以仁義治天下。這哪里像古代圣賢唐堯、虞舜的樣子呢?”武帝聽了無言以答,非常難堪地離去。
有人對汲黯說,你這樣當面得罪皇帝,遲早會出事的,汲黯不以為然地說:“皇帝設置百官,難道是為了讓他們光說好活,而使皇帝陷入不義的污泥里去嗎?”不久,淮南王劉安準備反叛。他對公孫弘并不放在眼里,怕的倒是汲黯。為此,特地告誡手下人千萬不要在汲黯那里露了馬腳。他說,汲黯此人愛好直言進諫,能為節(jié)義而 ,很難迷惑他。至于丞相公孫弘,對付他就像揭開蒙蓋在眼睛上的障礙,振落樹上的枯葉那樣容易。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發(fā)蒙振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勢不可當 | 《晉書 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 |
秋高氣和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十九回:“卻說小燕便服輕車,叫車夫徑到城南保安寺街而來,那時秋高氣和,塵軟蹄輕,不一會已到了門口,把車停在門前兩棵大榆樹蔭下。” |
經(jīng)幫緯國 | 唐·李世民《授長孫無忌司徒詔》:“是以經(jīng)邦緯國必俟曹之勛,燮理陰陽允歸鍾華之望。”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
先聲奪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臭名遠揚 | 《宋書 劉義真?zhèn)鳌罚骸鞍杠囼T將軍義真,兇惡之性,爰自稚弱,咸陽之酷,臭聲遠播。”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shù)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野沒遺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爺爺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zhèn)€朝無幸位,野沒遺賢。” |
牝雞司晨 | 《尚書 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
兢兢戰(zhàn)戰(zhàn)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小儲君倒也安安穩(wěn)穩(wěn)守著妝盒做護身符,則是我陳琳兢兢戰(zhàn)戰(zhàn)抱著個天大悶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