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鳴鴟叫的成語故事

拼音wā míng chī jiào
基本解釋鴟:鴟鳥。青蛙鳴,鴟鳥叫。比喻淺陋拙劣的文詞。
出處韓愈《平淮西碑》清·儲欣評:“段文昌以駢四儷六蛙鳴鴟叫之音,易鈞天之奏,真不識人間有廉恥事。”
暫未找到成語蛙鳴鴟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蛙鳴鴟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解鈴還須系鈴人 | 宋 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眾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
亦復如是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劉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撫御,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如此。所以卒無所建。” |
犬馬戀主 | 三國·魏·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踴躍之懷,瞻望反側,不勝犬馬戀主之情。”南朝·宋·鮑照《從臨海王上荊初發新渚》詩:“狐涂懷窟志,犬馬戀主情。” |
上下其手 | 唐 周矩《為索元禮首按制獄疏》:“微諷動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不二法門 | 《維摩詰經 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
發綜指示 |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 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
揮霍無度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 |
掉以輕心 |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 |
來蹤去跡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今番 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問他,卻也懷著鬼胎。”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