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虛而入的成語故事

拼音chéng xū ér rù
基本解釋虛:空隙。指軍事上向對方?jīng)]有設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進攻。也指趁著空虛或虛弱的地方侵入。也作“乘間而入”。
出處宋 張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將至所居,自后垣乘虛而入,徑及庭中。”
乘虛而入的典故
公元817年,唐憲宗任命智勇雙全的大將李愬為唐河三州節(jié)度使進攻叛亂的淮西節(jié)度使的兒子吳元濟,先后收服降將丁士良、李佑、李忠義等人,然后乘虛而入趁敵沒有防備時進入蔡州,活捉了吳元濟,平息了叛亂。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乘虛而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體恤入微 | 鄭觀應《盛世危言·女教》:“俄國特設教女收生院,凡胎前產后一切要癥,必須明白透澈,體恤入微。” |
將計就計 | 元 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履》:“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
鑒影度形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2回:“這三人將籃子內物件,一齊擺出仔細瞧看,或者寸紙,或者只字,鑒影度形,一概俱無,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雞取卵 |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 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fā)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
牛口之下 |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肝膽過人 | |
推三阻四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