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喪考妣的成語故事

拼音rú sàng kǎo bǐ
基本解釋妣:音比;考妣:舊時對父母 后的稱呼;父親 后叫考;母親 后叫妣。好像 了父母一樣地傷心和著急。
出處《尚書 舜典》:“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
如喪考妣的典故
戰國時期,魯國人蒙丘向老師孟子請教舜做天子時,他的父親也面北朝見他,堯也率諸侯朝見他,這是否違背禮法?孟子說事實上堯是在年老后才將帝位讓給舜的,堯 時,老百姓如喪考妣,舜率百姓服喪三年,停止娛樂。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如喪考妣)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td> |
識文斷字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8回:“當著人家識文斷字的人兒呢?別掄葷,看人家笑話?!?/td>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百川歸海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td> |
頤指氣使 | 唐 元稹《追封李遜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遜等有地千里,有祿萬鐘,頤指氣使,無不隨順,所不足者,其唯風樹寒泉之思乎!” |
鍥而不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td>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td> |
將功補過 |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
拭目以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以待。”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