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席不暖的成語故事

拼音kǒng xí bù nuǎn
基本解釋亦作“孔席不㈣”。謂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處奔走,每至一處,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出處東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孔席不暖的典故
春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為了急于推行他的治國之道,經(jīng)常到處游說。他四處奔走,每到一處經(jīng)常是席子還未坐暖,又急忙趕往別的國家去,沒有一個固定長住的住處。漢朝班固評價他為:“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孔席不暖)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
是非口舌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反為干凈,省了許多是非口舌。” |
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西漢·戴圣《禮記·學(xué)記》:“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qiáng)也。” |
反復(fù)無常 | 宋 陳亮《與范東叔龍圖書》:“時事反復(fù)無常,天運(yùn)所至,亦看人事對付如何。” |
自怨自艾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于桐處仁遷義。”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用心良苦 | 清·錢謙益《題懷麓堂詩鈔》:“孟陽于惡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詩療之,曰:‘此引年之藥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
楊柳依依 | |
大包大攬 |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大包大攬地說:‘這個小姑娘,跟我投緣分。’” |
動蕩不定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