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車羸馬的成語故事

拼音bì chē léi mǎ
基本解釋破車瘦馬。比喻處境貧窮。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吳書 劉繇傳》:“繇伯父寵為漢太尉。”裴松之注引晉 司馬彪《續(xù)漢書》:“八居九列,四登三事。家不藏賄,無重寶器,恒菲飲食,薄衣服,弊車羸馬,號為窶陋。”
暫未找到成語弊車羸馬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弊車羸馬)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旁敲側擊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20回:“只不過不應該這樣旁敲側擊,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貧賤不移 | 《孟子 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意氣風發(fā) |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發(fā)。”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斗唇合舌 |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斗唇合舌。” |
視微知著 | |
不費吹灰之力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臺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說 錯 崔寧》:“先前讀書,后來看看不濟,卻去改業(yè)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倒冠落佩 | 唐·杜牧《晚晴賦》:“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