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無主的成語故事

拼音wǔ sè wú zhǔ
基本解釋五色:指人臉上的神采;無主:無法主宰。形容恐懼而神色不定。
出處戰(zhàn)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知分》:“禹南省,方濟(jì)乎江,黃龍負(fù)舟,舟中之人,五色無主。”
五色無主的典故
傳說舜統(tǒng)治時期,禹奉命治理黃河水患。一次禹帶人渡長江巡視,在江心見一條巨大的黃龍從江水里冒出頭來,船上的人大驚失色,五色無主。只有禹鎮(zhèn)定自若,對黃龍說他可以視 如歸。黃龍聽了禹的話,只好沉入江底溜走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五色無主)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低聲下氣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5回:“這里只苦了襲人,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的伏侍勸慰。” |
二話沒說 |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正說中間,門外雷石柱慌慌張張進(jìn)來,一把拉住老武,二話沒說,往外就走。” |
幫倒忙 | 浩然《艷陽天》第94章:“無形中,你們是幫倒忙,往我馬之悅這邊兒趕人哪!” |
敬業(yè)樂群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xué)記》:“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 |
失魂喪膽 | 巴金《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他那四方臉、紫紅臉膛、寬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貫長虹的英雄氣概,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 |
舉世混濁 | 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
炙手可熱 | 唐 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
辭簡意足 | 元·白珽《湛園靜語·葉水心》:“如此數(shù)卷,辭簡意足,一坐駭然。” |
鳳毛麟角 |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文》:“康對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鳳毛麟角。” |
頭面人物 |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發(fā)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