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箱倒篋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g xiāng dào qiè
基本解釋篋:小箱子。把大小箱子里的東西都倒出來。比喻全部拿出來或徹底翻臉。
出處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傾箱倒篋的尋個遍,只是不見。”
傾箱倒篋的典故
晉朝時候,太尉郗鑒很喜愛他的女兒,他聽說司徒王道的兒子和侄子們都很好,就叫人前去做媒。媒人把意思和王道一說,王道就請他到東廂房去看哪一個少年可以。這人看過以后,回去對郗鑒說:“王家的幾位少年都很好,聽說我要替你選女婿,個個都裝得一本正經(jīng)的極力表現(xiàn)自己,只有一個人露著肚子睡在東邊的床上吃東西,好象不知道這回事一樣。”郗鑒聽后,說:“這正是我的好女婿啊!”后來,他又親自去看,果然滿意,便把女兒嫁給了這個少年。這位少年便是王道的侄子,后來有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
郗氏和王羲之結(jié)婚后,有一次回娘家,對他的兩個弟弟說:王家的人看見謝安和謝萬來,立刻把筐子、柜子里收藏的食物都拿出來招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傾箱倒篋)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滿山遍野 | 杜鵬程《保衛(wèi)延安》第二章:“他坐鎮(zhèn)延安,用紅藍(lán)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無法無天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老實頭,個個人都叫他養(yǎng)得無法無天的。” |
主憂臣勞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 。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 ,為此事也。” |
極重不反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xué)》之為圣經(jīng),已成極重不反之勢。” |
苦口之藥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奮傳》:“夫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
汗牛充棟 | 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
倒冠落佩 | 唐·杜牧《晚晴賦》:“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