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壁引光的成語故事

拼音chuān bì yǐn guāng
基本解釋穿:鑿通;引:引進。鑿通墻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出處《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穿壁引光的典故
西漢宰相匡衡從小因為家貧,沒有條件進學堂,他白頭幫人干活,晚上沒錢買燈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墻上鑿一個洞,借隔壁的燈光來讀書,甚至到有書的人家去免費幫工換取書本,他刻苦學習終于在漢元帝時期當上太子少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穿壁引光)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十全十美 | 清 陳朗《雪月梅傳》:“賢侄出門也得放心,豈不是十全十美。” |
芒刺在背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nèi)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
經(jīng)史子集 | 《新唐書·藝文志》:“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 |
物腐蟲生 | 宋 蘇軾《范增論》:“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
大包大攬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大包大攬地說:‘這個小姑娘,跟我投緣分。’” |
天之驕子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
人心歸向 | 《晉書·熊遠傳》:“人心所歸,惟道與義。”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shù)模灰欢恪!?/td> |
平淡無奇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 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