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不相能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 bù xiāng néng
基本解釋積:積久而成的;能:親善。指一向不和睦。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君與劉公積不相能,而信其虛淡,不為之備,終受制矣。”
積不相能的典故
公元23年,更始帝劉玄派劉秀率軍同謝躬的軍隊一起去攻打在邯鄲稱帝的王郎。劉秀與謝躬向來不合。但劉秀很有心計,表面稱贊謝躬,請他配合打仗。謝躬的妻子提醒他要防范劉秀,因為他們長期不友善。劉秀用計 害了謝躬全家。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積不相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謙謙君子 | 《周易 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
一寸丹心 | 宋 楊萬里《誠齋集 卷十二 新除廣東常平之節感恩書懷》詩:“向來百煉今繞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
德容言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廣闊天地 | 毛澤東《<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一文按語》:“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
躡手躡腳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周瑞家的會意,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 |
東扶西倒 | 宋 楊萬里《過南蕩》詩:“笑 槿籬能耐事,東扶西倒野酴醿。” |
歸馬放牛 | 《尚書 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