旰食宵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天色很晚才吃飯,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形容勤于政事。
出處南朝 陳 徐陵《陳文帝哀策文》:“勤民聽政,旰食宵衣。”
例子奮乾綱旰食宵衣,持國柄敬天慰廟。明·陳汝元《金蓮記·射策》
基礎信息
拼音gàn shí xiāo yī
注音ㄍㄢˋ ㄕˊ ㄒ一ㄠ 一
感情旰食宵衣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勤于政事。
近義詞日理萬機、宵衣旰食
反義詞無所事事、游手好閑
英語getting up before dawn and eating late (busy with state affair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離心離德(意思解釋)
- 條條大路通羅馬(意思解釋)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釋)
- 戒驕戒躁(意思解釋)
- 論黃數白(意思解釋)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供不應求(意思解釋)
- 安眉帶眼(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發號施令(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百步穿楊(意思解釋)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龍馭上賓(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 (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土生土長(意思解釋)
※ 旰食宵衣的意思解釋、旰食宵衣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甕中之鱉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甕:大壇子;鱉:甲魚。 |
多謀善慮 |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于智謀,又善于思考。 |
紫陌紅塵 | 紫陌:京城的道路;紅塵:塵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熱鬧,塵土飛揚。形容京城繁華或比喻虛幻的榮華。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處。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 亡。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 。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量能授官 |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不開口 | 至 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勤學苦練 |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過門不入 |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