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躬自問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反:反轉;躬:身體;自身。反回身來問問自己。指作自我檢查。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好惡無節于內,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例子這次事故,你是有責任的,你應該反躬自問。
基礎信息
拼音fǎn gōng zì wèn
注音ㄈㄢˇ ㄍㄨㄥ ㄗˋ ㄨㄣˋ
繁體反躳自問
感情反躬自問是褒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用于人嚴于律己。
辨形“躬”,不能寫作“弓”。
近義詞捫心自問、反躬自省、內視反聽
反義詞血口噴人、嫁禍于人
英語turn back and ask oneself
俄語проверять свои поступки
法語rentrer en soi-même(s'examine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釋)
- 謳功頌德(意思解釋)
- 一夕一朝(意思解釋)
- 酒囊飯袋(意思解釋)
- 一擁而上(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聰明伶俐(意思解釋)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釋)
- 滿天飛(意思解釋)
- 隨俗雅化(意思解釋)
- 井中視星(意思解釋)
- 入文出武(意思解釋)
- 生氣勃勃(意思解釋)
- 豈有此理(意思解釋)
- 蠻不講理(意思解釋)
- 蹊田奪牛(意思解釋)
- 棄重取輕(意思解釋)
※ 反躬自問的意思解釋、反躬自問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冰壺秋月 |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潔。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樣潔凈。 |
痛不欲生 |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
紙老虎 |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事也不干。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香草美人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篤近舉遠 | 篤:忠實,厚道;舉:舉薦,選拔。對關系近的厚道,對關系遠的舉薦,指同等待人。 |
視微知著 | 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