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馬后炮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事情已過去才發議論。
出處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 了,在這里放馬后炮,可是遲了。”
例子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的當前的階級斗爭》:“切忌不要使問題成了堆,才來一個總結,放馬后炮。”
基礎信息
拼音fàng mǎ hòu pào
注音ㄈㄤˋ ㄇㄚˇ ㄏㄡˋ ㄆㄠˋ
繁體放馬后炮
感情放馬后炮是貶義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謎語事后諸葛亮
近義詞事后諸葛亮
英語start firing after the enemy has gone
德語Bemerkungen machen,wenn es zu spǎt ist(verspǎteter Ra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可多得(意思解釋)
- 斗雞走狗(意思解釋)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意思解釋)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意思解釋)
- 篤近舉遠(意思解釋)
- 鼻青臉腫(意思解釋)
- 夫唱婦隨(意思解釋)
- 擦肩而過(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漫不經心(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黃耳傳書(意思解釋)
- 縱橫天下(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歡聚一堂(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魂飛天外(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慢條斯理(意思解釋)
- 驚心悼膽(意思解釋)
- 滿天飛(意思解釋)
- 變態百出(意思解釋)
- 來情去意(意思解釋)
- 虎頭蛇尾(意思解釋)
※ 放馬后炮的意思解釋、放馬后炮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輪扁斫輪 | 輪扁:春秋時齊國有名的的造車工人;斫輪:用刀斧砍木制造車輪。指精湛的技藝。 |
吉星高照 | 吉星:指福、祿、壽三星;古人以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臨。借指能帶來吉祥的人或事物。 |
畏縮不前 | 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凈利索。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活蹦亂跳 | 歡蹦亂跳。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角巾素服 | |
語重心長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豁然開朗 |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 |
倒載干戈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
強人所難 | 強:勉強。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高步通衢 | 見“高步云衢”。 |
飽學之士 | 飽學:學識淵博。指學識淵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