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金蹈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不慕富貴,慷慨有氣節。
出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載:戰國時,秦軍圍趙都邯鄲,齊人魯仲連以利害進說趙魏大臣,勸阻尊秦昭王為帝,并表示若秦王為帝,則自己將蹈東海而 。秦軍退后,趙平原君以千金謝之,魯仲連卻不受,以為為人排難解紛而取酬,是商賈之事。
例子受爵能讓,懷辭金蹈海之風;成功不居,從辟谷封留之請。明·武宗《劉基贈謚太師文成誥》
基礎信息
拼音cí jīn dǎo hǎi
注音ㄘˊ ㄐ一ㄣ ㄉㄠˇ ㄏㄞˇ
繁體辭金蹈海
感情辭金蹈海是中性詞。
用法作定語;指有氣節。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傾家蕩產(意思解釋)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釋)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釋)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釋)
- 驚心動魄(意思解釋)
- 喜新厭舊(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討價還價(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釋)
- 舉直錯枉(意思解釋)
- 面有難色(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飛蛾撲火(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辭金蹈海的意思解釋、辭金蹈海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勢力之交 | 勢:權勢;交:交往。為權勢利益進行的交往。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
貧賤不能移 | 不會因生活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南征北戰,東蕩西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 敵。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斗轉星移 | 北斗轉換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斗:北斗星;星:星辰。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天下為一 | 一:統一。指國家統一 |
識時務者為俊杰 |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
小巫見大巫 | 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
煙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作“云消霧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