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之交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分。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祐傳》:“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
例子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六卷:“追憶乾隆丙辰薦鴻博入都,在趙橫山閣學處見美少年張君名顧鑒者,彼此訂杵臼之交。”
基礎信息
拼音chǔ jiù zhī jiāo
注音ㄔㄨˇ ㄐ一ㄡˋ ㄓ ㄐ一ㄠ
感情杵臼之交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指不計貧賤的友誼。
近義詞君子之交
反義詞小人之交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博學多聞(意思解釋)
- 苦中作樂(意思解釋)
- 不敢茍同(意思解釋)
- 有膽有識(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安安靜靜(意思解釋)
- 不分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爭先恐后(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識字知書(意思解釋)
- 救經引足(意思解釋)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討價還價(意思解釋)
- 嘰嘰喳喳(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草滿囹圄(意思解釋)
- 斗轉星移(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壯心不已(意思解釋)
※ 杵臼之交的意思解釋、杵臼之交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芒刺在背 | 芒刺:谷類殼上的細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臥不寧。 |
老實巴交 | 形容人規規矩矩,謹慎膽小的樣子。 |
上氣不接下氣 |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
謹小慎微 |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形容非常謹慎。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流于畏縮。 |
鐵郭金城 |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掃地出門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鼠憑社貴 | 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壞人仗勢欺人。 |
多謀善慮 |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于智謀,又善于思考。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處實效功 | 處:辦理。效:效驗,效果。功:功績,成效。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講究功效。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半吊子 | 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