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廬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例子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廬”,我們準可以掃光他!(魯迅《彷惶 高老夫子》)
基礎信息
拼音chū chū máo lú
注音ㄔㄨ ㄔㄨ ㄇㄠˊ ㄌㄨˊ
繁體初出茅廬
感情初出茅廬是中性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剛出道。
辨形“茅廬”,不能寫作“毛蘆”。
謎語諸葛別隆中
近義詞乳臭未干、初露鋒芒、初露頭角
反義詞老馬識途、老成持重
英語young and inexperienced
日語初めて世間(せけん)に出(で)る
德語jung und underfahren
法語débutant(bec jaun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樂道安命(意思解釋)
- 苦中作樂(意思解釋)
- 放牛歸馬(意思解釋)
- 長命富貴(意思解釋)
- 夜深人靜(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鳳毛麟角(意思解釋)
- 舉賢任能(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三長兩短(意思解釋)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意思解釋)
- 雄心壯志(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起 回生(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剛愎自用(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意思解釋)
- 壯心不已(意思解釋)
※ 初出茅廬的意思解釋、初出茅廬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信口開合 |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
安適如常 | 平安舒適像正常情況一樣。 |
生龍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皮開肉綻 | 綻:裂開。皮肉都裂開。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 |
叫化子 | 乞丐。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識字知書 | 謂有文化知識。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女扮男裝 | 女子穿上男裝,打扮成男子的模樣。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白云蒼狗 |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