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疑顧望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言遲疑觀望。
出處唐·劉餗《惰唐嘉話》卷中:“[李勣]今若即發者,我 后可親任之,如遲疑顧望,便當 之。”
基礎信息
拼音chí yí gù wàng
注音ㄔˊ 一ˊ ㄍㄨˋ ㄨㄤˋ
繁體遲疑顧朢
感情遲疑顧望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遲疑觀望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以文亂法(意思解釋)
- 李代桃僵(意思解釋)
- 懸而未決(意思解釋)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陳言務去(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語不驚人(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氣象萬千(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 (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天網恢恢(意思解釋)
- 草滿囹圄(意思解釋)
- 圖窮匕見(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遲疑顧望的意思解釋、遲疑顧望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強中自有強中手 |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手”。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玩世不恭 |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挖空心思 | 形容費盡心計;想盡一切辦法。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奇貨可居 | 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
將奪固與 |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 亡。 |
有志竟成 |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緣:緣分。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聚在一起。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
翼翼飛鸞 | 指飛翔的樣子。 |
解甲歸田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
一偏之論 | 偏于一面的議論。 |
驚惶失措 |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驚慌惶恐;舉止失去常態。 |
貌合神離 | 貌:外表;神:內心。指外表上一致;內心里不一樣。形容表面上關系很融洽;而實際上各懷心思。 |
記憶猶新 | 猶:還;仍然。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好像剛剛發生一樣。形容印象極其深刻。 |
彼此彼此 | 指兩者比較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