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動的范圍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節。指謹慎老實;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規矩;不越軌外求;亦指安于現狀。
出處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八卷:“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臘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于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例子從此養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別胡行亂鬧了。(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二回)
基礎信息
拼音ān fèn shǒu jǐ
注音ㄢ ㄈㄣˋ ㄕㄡˇ ㄐ一ˇ
正音“分”,不能讀作“fēn”。
感情安分守己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中性,指為人規矩老實不越軌。
辨形“己”,不能寫作“已”、“巳”。
辨析安分守己和“循規蹈矩”、“奉公守法”;都有“規矩老實”的意思。不同在于:安分守己偏重在守本分;不胡作非為;“循規蹈矩”偏重在拘泥保守;墨守成規;不輕舉妄動;“奉公守法”偏重在奉行公事;遵守法令;不徇私情。
謎語妃
近義詞循規蹈矩
反義詞違法亂紀、為非作歹、惹是生非
英語keep to oneself
俄語смирный и довóлъный своéй судъбóй(быть на своём месте)
日語己(おのれ)の本分を守る
德語pflichttreu und dezent(anstǎndig)
法語vivre honnêtement sans violer les loi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大有可為(意思解釋)
- 盲人說象(意思解釋)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釋)
- 惡衣惡食(意思解釋)
- 意氣風發(意思解釋)
- 杜絕言路(意思解釋)
- 故步不離(意思解釋)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釋)
- 以弱制強(意思解釋)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釋)
- 絕路逢生(意思解釋)
- 勿謂言之不預(意思解釋)
- 遙遙無期(意思解釋)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釋)
- 隨俗雅化(意思解釋)
※ 安分守己的意思解釋、安分守己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誠的心。 |
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開朗;舉止瀟灑自然。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不拘謹。 |
腦瓜骨 | 不開通。 |
合浦珠還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春風化雨 | 化雨:適時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風吹拂人;似及時的雨水滋潤大地一樣。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繩鋸木斷 |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饑腸轆轆 | 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象聲詞;車輪滾動的聲音。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形容不講究修飾。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 。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td>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F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