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無論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格 勿論”。
出處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三章第三節(jié):“清政府以‘格 無論’對付人民,人民也以‘格 無論’對待賣國賊。”
基礎(chǔ)信息
拼音gé shā wú lùn
注音ㄍㄜˊ ㄕㄚ ㄨˊ ㄌㄨㄣˋ
繁體格殺無論
感情格 無論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可將拒捕的人當(dāng)場打 。
近義詞格 勿論、格 不論、格 弗論
英語kill on the spot with the authority of the law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解釋)
- 一視同仁(意思解釋)
- 長命富貴(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來蹤去跡(意思解釋)
- 空費(fèi)詞說(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dāng)(意思解釋)
- 廢書而嘆(意思解釋)
- 語不驚人(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直搗黃龍(意思解釋)
- 倦鳥知還(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光前啟后(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祖?zhèn)髅胤?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款學(xué)寡聞(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離本趣末(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格 無論的意思解釋、格 無論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救世主 | 基督徒對耶酥的稱呼。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 |
堅強(qiáng)不屈 | 屈:屈服。堅韌、剛毅,毫不屈服。 |
反哺之私 | 反哺:幼鳥長大后,銜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長大奉養(yǎng)父母,報答養(yǎng)育之恩。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fù)正常秩序。 |
想望豐采 | 見“想望風(fēng)采”。 |
雞取卵 | 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yuǎn)的利益。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遠(yuǎn)大。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肝膽過人 | 膽量超過一般人。比喻有勇氣,有血性。 |
牝雞司晨 | 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quán)當(dāng)政。 |
反老還童 | 反:回。由衰老恢復(fù)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
囊螢照雪 |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
危急關(guān)頭 | 不可預(yù)見的緊急關(guān)頭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zāi)難。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望而生畏 | 看著就害怕。生畏:害怕。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室邇?nèi)诉b | 見“室邇?nèi)诉h(yuǎn)”。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yōu)美,意境深遠(yuǎn),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rèn)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rèn)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quán)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quán)貴。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yáng)教化的人。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