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
詞語解釋
牛耳[ niú ěr ]
⒈ ?古代諸侯會盟時,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盤,由主盟者執盤分嘗諸侯為誓,以示信守。《周禮·夏官·戎右》:“贊牛耳,桃茢。”鄭玄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領袖地位的人。
引證解釋
⒈ ?古代諸侯會盟時,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盤,由主盟者執盤分嘗諸侯為誓,以示信守。參見“執牛耳”。
引《周禮·夏官·戎右》:“贊牛耳,桃茢。”
鄭玄 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
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領袖地位的人。 宋 文天祥 《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向南慟哭》詩:“身為大臣義當 ,城下師盟愧牛耳。”
清 馮桂芬 《洪鼎郵程詩思圖》詩:“洪君 清才出吾黨,文社儼推牛耳長。”
蔣同超 《挽丘滄海》詩:“七子天南紹 建安,當年牛耳執騷壇。”
國語辭典
牛耳[ niú ěr ]
⒈ ?牛耳朵。
引《山海經·北山經》:「單張之山,其上無草木,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
⒉ ?古代諸侯會盟時,盟主割牛耳取血,分與諸侯宣誓,以表守信。后稱居領導地位的人為「牛耳」。
引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為之〉詩:「身為大臣義當 ,城下師盟愧牛耳。」
近盟主
最近近義詞查詢:
誤會的近義詞(wù huì)
后盾的近義詞(hòu dùn)
技能的近義詞(jì néng)
以至的近義詞(yǐ zhì)
消滅的近義詞(xiāo miè)
占據的近義詞(zhàn jù)
不然的近義詞(bù rán)
大師的近義詞(dà shī)
體恤的近義詞(tǐ xù)
細心的近義詞(xì xīn)
溫柔的近義詞(wēn róu)
牽涉的近義詞(qiān shè)
管束的近義詞(guǎn shù)
適宜的近義詞(shì yí)
年輕的近義詞(nián qīng)
伶人的近義詞(líng rén)
資產的近義詞(zī chǎn)
模樣的近義詞(mú yàng)
合用的近義詞(hé yòng)
盤點的近義詞(pán diǎn)
俊美的近義詞(jùn měi)
另外的近義詞(lìng wài)
解除的近義詞(jiě chú)
熱情的近義詞(rè qíng)
十全十美的近義詞(shí quán shí měi)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