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首

詞語(yǔ)解釋
甲首[ jiá shǒu ]
⒈ ?甲士的首級(jí)。
⒉ ?伍長(zhǎng)。
⒊ ?特指戰(zhàn)車上的甲士。
⒋ ?甲長(zhǎng)。亦泛指小頭目。
引證解釋
⒈ ?甲士的首級(jí)。
引《左傳·桓公六年》:“六月,大敗 戎 師,獲其二帥 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獻(xiàn)于 齊。”
杜預(yù) 注:“甲首,被甲者首。”
《荀子·議兵》:“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彊長(zhǎng)久,多地以正。”
王先謙 集解:“獲得五甲首,則役隸鄉(xiāng)里之五家也。”
《宋書·垣護(hù)之傳》:“護(hù)之 依險(xiǎn)拒戰(zhàn), 其都軍長(zhǎng)史,甲首數(shù)十,賊乃退。”
⒉ ?伍長(zhǎng)。
引《尉繚子·兵教上》:“左行者,左行教之;右行者,右行教之。教舉五人,其甲首有賞。”
⒊ ?特指戰(zhàn)車上的甲士。
引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guó)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四節(jié):“春秋 時(shí)期一般是用車戰(zhàn),據(jù)《司馬法》的說(shuō)法,兵車一乘,馬四匹,甲士十人,步兵十五人。甲士是穿戴盔甲的,三人立車上,立左的用弓箭,立右的用矛,中立的馭馬,這三人通稱甲首。”
⒋ ?甲長(zhǎng)。亦泛指小頭目。
引宋 胡太初 《晝簾緒論·催科》:“今既行 紹興 甲首之法,可免稅長(zhǎng)與催頭之責(zé)。”
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一折:“我偌大年紀(jì),也無(wú)些名分,甲首也不曾做一個(gè)。”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宜令薙髮易服,盡獻(xiàn)兵器,分設(shè)里長(zhǎng)甲首,而遷土目於內(nèi)地。”
分字解釋
※ "甲首"的意思解釋、甲首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yǔ)
- shǒu xiān首先
- bǐ shǒu匕首
- gǔ lǐ jiǎ古里甲
- lǐ shǒu里首
- shǒu dù首度
- shēn shǒu身首
- lǐ jiǎ里甲
- shǒu xuǎn首選
- èr jiǎ二甲
- mǒu jiǎ某甲
- shǒu shù首術(shù)
- mǎ jiǎ馬甲
- dùn shǒu頓首
- jiǎ dùn甲盾
- shǒu dū首都
- shǒu yǎn首演
- yì jiǎ義甲
- shǒu yì首義
- shǒu xí首席
- shǒu shǔ首鼠
- huí shǒu回首
- shǒu jiè首屆
- shǒu yào首要
- qín shǒu é méi螓首蛾眉
- ní shǒu泥首
- jiǎ zú甲卒
- zéi shǒu賊首
- mái shǒu埋首
- shǒu jí首級(jí)
- yì shǒu鹢首
- hóng mǎ jiǎ紅馬甲
- jiǎ zhòu shēng jǐ shī甲胄生蟣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