衒玉自售的成語(yǔ)故事

拼音zuì yù zì shòu
基本解釋《論語(yǔ)·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奩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賣(mài)之辭。”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出處明·徐復(fù)祚《投梭記·拒奸》:“王敦篡立,神人共憤,卑人豈無(wú)包胥之志,乃朝廷未嘗見(jiàn)知,終難衒玉自售。”
暫未找到成語(yǔ)衒玉自售 的典故!
更多成語(yǔ)出處和典故
※ 與(衒玉自售)相關(guān)的成語(yǔ)及歷史出處:
成語(yǔ) | 歷史出處 |
---|---|
直言賈禍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難。” |
直截了當(dāng)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dāng),倒是一個(gè)極爽快的。” |
自強(qiáng)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
玩世不恭 | 明 李開(kāi)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fēng)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
志在千里 | 三國(guó)魏·曹操《步出夏門(mén)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壞法亂紀(jì)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yùn)》:“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jì)。”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qián),寄 人家。” |
春山如笑 |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xùn)》:“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十羊九牧 | 《隋書(shū)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