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臥東山的成語故事

拼音gāo wò dōng shān
基本解釋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閑。
出處《晉書·謝安傳》:“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
高臥東山的典故
東晉時期,賢人謝安堅決辭去官職到會稽附近的東山隱居,經常有文人前來拜訪他,與他飲酒賦詩,從不過問朝政。前秦南侵,東晉危在旦夕,謝安臨危授命,當了東晉的宰相,率軍在淝水成功打敗前秦軍隊,并趁機率軍北伐收復失地。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高臥東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舉棋若定 | 朱德《十月戰景》詩:“戰事從來似弈棋,舉棋若定自無悲。” |
苦中作樂 | 宋 陳造《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苦中作樂。’” |
春風化雨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有如時雨化之者。” |
靡所底止 | 《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 |
肝膽欲碎 |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的,不一而足。” |
不到黃河心不 | 清 蔣士銓《空谷香 虎窮》:“我一路何等勸你,你這樣人,不到黃河心不 ,還說什么親戚!” |
供不應求 | 《茅盾選集 長春南關行》:“現在接受了南方六個單位的訂貨單,每天生產一至二噸,供不應求。” |
語重心長 | 清 洛日生《海國英雄記 回唐》:“嘆別離苦況,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 |
生 有命 | 晉·葛洪《抱樸子·對俗》:“生 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藥物,所能損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