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衣偷食的成語故事

拼音mǐ yī tōu shí
基本解釋靡:華麗;偷:茍且。美衣甘食,茍且偷生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韓信傳》:“眾庶莫不輟作怠惰,靡衣偷食,傾耳以待命者。”
暫未找到成語靡衣偷食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靡衣偷食)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骨肉分離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誰知 后纏綿,恩變成仇,害得我骨肉分離, 無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
慘不忍睹 | 清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尸首堆積,慘不忍睹。” |
珠宮貝闕 | 戰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
萬無一失 | 漢 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
通都大邑 | 唐 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強之間,而不知為備。” |
逆來順受 |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
倦鳥知還 | 晉·陶潛《歸去來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
不能自拔 | 《宋書 江夏王義恭傳》:“世祖前鋒至新亭,劭挾義恭出戰,恒錄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
令人作嘔 | 梁遇春《黑暗》:“一面是令人作嘔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嘔的俗物。” |
通俗易懂 | 鄧小平《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這十六個字,通俗易懂。” |